广东省干细胞临床转化与示范基地
广州市干细胞技术临床转化基地
广东省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
新闻详情

评估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对一种罕见帕金森病PSP疗效的临床试验

浏览数:80 

注册题目:

评估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对一种罕见帕金森病PSP疗效的临床试验

注册号:

NCT01824121

注册时间:

2013年3月

研究类型:

干预性研究

申请人所在单位及国别:

ICP帕金森研究所(意大利)

研究所处的阶段:

Ⅰ/Ⅱ期

研究疾病:

帕金森病

研究目的:

有证据表明大脑内移植从骨髓获得的间充质干细胞(MSCs)可有效减缓帕金森病的进展。MSCs可分泌生长因子并保护支持病变的神经细胞。在本研究中,MSCs从骨髓获取,并在试管内培养增殖。然后对20名患有罕见类型帕金森病,进行性核上性麻痹(PSP)的患者进行动脉内注射。所有患者均接受两次注射,一次有干细胞,一次不含干细胞,两次间隔6个月。两次注射的顺序均为随机安排,受试者及研究者均不知道顺序(双盲)。患者在最后一次注射起将随访达1年时间,常规评估治疗安全性、运动和认知功能的恢复、用神经成像技术评估大脑的变化。本研究初始阶段将有5名患者只接受干细胞治疗,来评估其安全性。

研究设计:

随机平行对照

纳入标准:

根据最新诊断标准,考虑诊断PSP的

1.  起病年龄至少40岁;

2.  已患病1-8年;

3.  有核上性眼肌麻痹;

4.  发病始有姿势不稳或跌倒症状不超过3年;

5.  MRI检查符合PSP诊断标准;

6.  接受规律的药物治疗至少有90天;

7.  对长效左旋多巴缺乏反应(至少治疗12月);

8. 无需帮助下能保持直立至少30秒;

9. 签署知情同意书。

排除标准:

1.  原发帕金森病;

2.  有小脑共济失调;

3.  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;

4. 有证据表明有其他任何神经性疾病可解释已有症状的;

5. 有帕金森病逐步进展情况伴随反复中风病史的;

6. 有大卒中病史;

7. 有严重或反复头部受伤史;

8. 有脑炎病史;

9. 过去6个月或有长期服用镇静药物的;

10.毒品相关的帕金森病;

11.CT/MR发现有其他重大的神经系统疾病;

12.有动眼神经危象;

13.有皮层基底节变性的主要症状;

14.有路易体疾病的表现;

15.有其他可能影响本研究疗效结果的危及生命的疾病;

16.除胆固醇、甘油三酯、血糖外,有其他明显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异常;

17.肾功能衰竭(血清肌酐>300mM/l);

18.转氨酶升高大于正常值上限的两倍;

19.有任何骨髓功能受损相关的疾病;

20.有需要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、抗炎药物和/或生长因子治疗的疾病;

21.痴呆患者(根据Folstein 1975  MMSE< 24或符合DSM-IV TR 诊断标准);

22.有其他会干扰治疗效果评价或不能进行动脉内注射的疾病;

23.研究者认为有其他会影响依从性或入组的疾病;

24.育龄期妇女;

25.过去30天内曾参加其他临床试验实验组的;

26.头颅MRI发现有严重血管畸形、占位性病变、正常压力性脑积水。

研究实施时间:

2012年12月-2014年12月

试验现状:

未明

受试者例数:

25

受试者年龄及性别:

40岁或以上,性别不限

测量(评价)指标:

不良反应发生率、UPDRS评分、SEADL评分、MMSE评分等。

直接MSC治疗

局麻下髂骨穿刺获取骨髓,分离并培养MSC。患者行动脉置管后,经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内注射MSC。

患者将立即接受MSC治疗,6个月后再接受安慰剂治疗

延迟MSC治疗

局麻下髂骨穿刺获取骨髓,分离并培养MSC。患者行动脉置管后,经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内注射MSC。

患者将先接受安慰剂(生理盐水)治疗,6个月后再接受MSC治疗

clinicaltrials 网址链接:https://www.clinicaltrials.gov/ct2/show/NCT01824121?term=mesenchymal+stem+cell+OR+mesenchymal+stromal+cell&rank=358